- 网站首页
- 政务频道
- 新闻频道
- 残联要闻
- 工作动态
- 基层消息
- 媒体关注
- 爱心事迹
- 自强风采
- 创作园地
- 交流探讨
- 图片聚焦
- 公告通知
- 专题报道
-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残疾人》《三月风》
- 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攻坚先锋
- 拥抱冬残奥 一起向未来
- 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
- 十一届残特奥会
-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永远跟党走”全省残联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播
- 走过十三五,踏上新征程
- 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
- 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展
- “决胜小康 战疫有我”辽宁省残疾人原创作品朗诵会暨大连市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视频
- “决战脱贫 同奔小康”全省残疾人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展
- 残疾儿童网上康复训练免费指导课程
- 抗击疫情微视频集锦
- 战“疫”进行时
- 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
- 聚焦残运会
- 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
- 做好残疾预防 关爱生命健康
- 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服务振兴献良策立足岗位做贡献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省政府民生实事专题报道
- 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 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
-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 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省残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
- 第十八次“全国助残日”
- 省、市领导谈残疾人事业
- 辽宁省第七个残疾人就业促进日
- 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
- 第28次全国助残日
- 党建+营商环境建设
- “阅读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全省残联优秀征文作品展播
- 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残障儿童康复救助
- 宪法宣传周
- 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
- 全省残联“五个一”专项行动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优秀残疾人选手事迹介绍
- 2023年国际残疾人日
- 安全生产
- 沿着雷锋的足迹
- 首页幻灯片图片
- 业务频道
- 服务频道
政务频道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2002年辽宁省残疾人工作总结
2002年是实施省残联三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我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省残疾人工作面对新世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给残疾人事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克服制约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顺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为残疾人谋取实实在在利益为出发点,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围绕实施省政府确定的10项爱心助残工程这一主线,积极争取领导,广泛动员社会,采取社会化工作手段,抓住机遇,调整布局,创新机制,树立品牌,设计载体,搭建平台,残疾人事业实现了以重点工作为龙头,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推进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务委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今年在大连专门听取了省及大连市残疾人工作汇报,对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视残疾人工作以及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欣然题词寄语:“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自强共进”。省委书记闻世震在年初、助残日、慈善义演等重大活动中发贺信、致辞和题词,对全省开展10项爱心助残工程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给予特殊关照,加大投入,把爱心助残工程纳入全省实施“公民道德纲要”内容,为残疾人办好实事。省委书记闻世震在十六大召开前夕专门听取残疾人工作汇报并作重要指示。今年省委、省政府领导近30人次参加省残联会议或大型活动,相继有8次省委常委会、省长办公或协调会涉及部署有关残疾人工作的内容,省领导对残疾人工作作出批示34次,解决了残疾人事业遇到的诸多难题。
各市、县(市、区)政府将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投入,同步实施。许多党政领导带头与残疾人结对子,帮助解决资金、扶贫项目、就学、就业、康复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各有关部门将残疾人工作的相关任务和措施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职责,纳入年终目标考核项目,推动了各项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残疾人事业总体上纳入了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纳入了法制轨道。列为全省扶贫工作重要举措之一的“无白内障障碍省”光明行动在全省全面启动,进一步解放了残疾人的生产力;省财政首次特拨500万元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6个扶贫项目,给残疾人脱贫带来了实在利益;残疾考生高校录取率连续9年达100%、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大专班、沈阳体院创办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训练方向本科班,全面提升了残疾人受教育层次;在100个社区设立盲人按摩点、以全省残疾人劳动就业促进日为契机开展就业系列扶助活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渠道的理顺,拓展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发展空间;残疾人运动会首次纳入省运会,实现了残疾人的平等参与;有力配合中组部在我省开展优秀残疾人干部选拔调研,为中组部、中残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有效依据;成功举办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辽宁14场的慈善义演活动,省党政军及部分市四大班子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近2万人观看,弘扬了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了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总之,10项爱心助残工程的实施,为广大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残疾人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进一步强化,社会风尚更加文明;无障碍环境更加畅通,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条件更加充分;社会各界扶残助残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广大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人间的挚爱真情。省政府10项爱心助残工程被广大残疾人及亲属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一、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各级残联借机构改革契机,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及编办等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机构改革中巩固并加强残联组织建设。积极宣传协调,大力推进,解决了海城、北宁等11个县(市、区)残联组织机构级格和计划单列问题。目前,全省14个市、90个县(市、区)的残联组织机构实行了计划单列,完善了组织功能。
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加大了残疾人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力度,建立了“优秀残疾人人才库”网络,库存人才180人,其中29人入选中国残联人才库。各级残联举办多期基层干部培训班,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业务素质普遍提高。大连市加大残疾人干部选拔力度,今年分别招录6名优秀残疾人进入市、县(市、区)残联机关工作。
各级残联加强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省残联制定了《基层残联组织建设达标创优验收标准》,在全省倡议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评选表彰了全省“百名残疾人之家”、“百个残疾人之友”、“百名爱心助残好乡(镇)长”、“10名好县(区)长”,开展基层调研和全国先进集体(个人)推荐工作。《残疾人证》实行微机化管理,全省核发残疾人证10.6万本。
专门协会作用充分发挥。省残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专门协会工作的意见》,省、市、90个县(区)及社区残疾人专门协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和公益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省聋协举办了“中国移动杯辽宁省首届中国手语大赛”。省肢协在811省肢残人活动日举行安装假肢系列活动,并与沈阳电视台、沈阳南风集团联合举办了《助残日生命畅想文艺晚会》。省盲协配合“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开展调查摸底,举办“十六大”座谈。省评议会积极开展工作调研和互评活动,发挥评议会各市联络员作用,为理事会决策等工作献计献策。
社区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省残联被纳入了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4个全国及14个省级残疾人社区工作示范区全面展开,全省4508个社区95%以上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各级残联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专款支持社区残疾人工作。目前,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生活保障等多项工作融入社区,同步发展,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基本应保尽保,全省助残志愿者已达25万名,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近万名,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初具规模,更加规范。
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我省22个县得到国家拨款,省计委为20个县匹配基础设施建设费180万元,省政府残工委与拟建基础设施的县政府签订责任状。正在兴建的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康复中心将于2003年5月投入使用。铁岭市级设施投入使用,大连市再建一所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已举行奠基仪式,本溪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立项。我省28个县已有15个县的基础设施已建成或购置,在建的项目有5个(含购置意向)。大连市80%的县(市、区)建成了符合无障碍标准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二、扶贫解困富有成效
各级残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将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全省社会扶贫帮困活动、“双百村开发式扶贫”及“安居工程”中,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争取资金,同步进行。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党政领导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6万余户,送去扶贫资金(含物折款)1000余万元,为全省特困户建房3168户,占全省符合建房标准残困户的76.9%。 省残联争取省财政、扶贫、民政部门的扶贫资金计600多万元,专项用于残疾人生产项目和康复医疗。经实地考核已落实26个扶贫项目。
省、市残联顺应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协调农行选好残疾人扶贫项目,建立项目库,举办金融知识培训,千方百计落实康复扶贫贷款。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的2500万元扶贫贷款已全部落实。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辽宁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和《辽宁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十五”实施办法》,召开了全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示范县、乡、村按扶贫示范标准开展工作。在全省开展了残疾人特困保障项目及特教学校特长生调查摸底和“十、百、千、万”残疾人扶贫示范活动。抓住阜新被国家确定为经济转型示范区的时机,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其中。
各市残联发动社会继续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党政领导带头与残疾人结对子,一包到底。机关和许多企、事业单位包乡、包村,对残疾人重点扶持,解决住房,上扶贫项目,取得较好效果。本溪市连续开展二轮“一助一”帮残扶贫工程,全市460多个单位长期帮扶残困户1467户,现已投入资金14.7万元。大连市实施残疾人扶贫“六个一”工程;辽阳市对残疾人福利企业给予扶贫贷款;朝阳市有8663名残疾人参加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鞍山、本溪、盘锦市为差额发放保障金的残疾人争取政策,力争足额发放;锦州市提高残疾人救助标准,比健全人每月增加保障金10元;抚顺市财政为贫困残疾人拨付10万元应急救济金。据统计,全省通过扶贫开发使83345名残疾人解决温饱。
三、康复救助成果显著
各级残联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康复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康复救助工程,拓展社区康复层面,使更多的残疾人接受服务并受益。
白内障复明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省委、省政府将其列为全省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省委书记、省长将其确定为全省“光明工程”,亲自部署、批示,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常委(扩大)会和省长办公会,增拨专项经费400多万元,在朝阳县、朝阳市先行试点,实现了全省第一个“无白内障障碍县”的目标,朝阳市也进入实施阶段。省政府确定在2003—2004年两年时间,省财力再安排1000万元,并动员市、县财力和社会筹资,共计2700多万元,为全省4.5万名盲人实施复明手术,全省实施“无白内障障碍省”光明行动全面启动。鞍山、本溪、大连、抚顺等市也相继启动了“无白内障障碍市”光明行动。各级残联搞好普查,采取组派医疗队和在定点医院手术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省及抚顺、阜新和辽阳等市共组派12批医疗队下乡义诊。
省、市康复机构资源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康复新途径,“资源立足乡镇,培训辐射到村,跟踪服务到家,训练指导到人”的康复服务模式初步形成。省儿康中心发挥技术资源中心作用,成立社区康复服务指导机构和语言康复协会,开展基层指导与人员培训和残疾等级鉴定工作,组派专家医疗队深入基层和扶贫定点地区为贫困户免费送医送药,开发老年康复和脊髓损伤康复项目,提供切实有效的康复服务,在中国残联省级康复中心主任联席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低视力、聋儿、精防、麻风畸残等康复项目顺利实施。省、市残联加大康复业务培训与指导,建立了低视力患者档案,在全省14个市建立低视力助视器专柜,完善市、县康复门诊。省残联与省卫生、妇幼保健部门联合召开聋儿早期干预协调会议;与《辽沈晚报》开展了“爱耳日助贫困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系列活动,组织听力助残服务小分队为基层800多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制作耳模、验配助听器,救助贫困聋儿210名;加大精神病康复防治力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地方配套经费;与卫生部门开展麻风畸残者康复需求调查及服务;加强省、市用品用具机构建设,培训假肢装配技术人员;组织开展特需人群补碘宣传活动。
全省共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5604例,语训聋儿540人,装配普及型假肢245例,低视力配用助视器957名,分别完成任务的104%、100%、102%、106.3%;其它残疾人康复项目也超额完成了任务。
四、劳动就业强力推进
各级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强力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稳定福利企业集中安置,重点加大残疾人个体就业工作力度。采取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争取政府购买就业岗位、发动有成就的残疾人个体业者和外资企业安置等措施,扩大安置渠道。以主题为“转变择业观念,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的全省第二个残疾人就业促进日为契机,举办就业洽谈会,设立就业服务窗口,为残疾人投放就业实物工具,均取得较好成效。省残联会同劳动、民政、卫生、工商等部门召开了辽宁省残疾人个体就业自立标兵命名暨经验交流会,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大连市整合社会资源,投资400万元,建立480m2的残疾人劳动力市场及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中心,中国残联召开了现场会加以推广。鞍山市政府在购买的5000个就业岗位中,拿出500个岗位安排残疾人;抚顺市采取“抓大户、抓老大难户”的办法,依法实施就业安置和保障金收缴;沈阳市二级劳动就业窗口开设了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营口市残联与有关部门联手,通过免费改造门市房、划拨书报亭和售奶亭等途径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初步解决了残疾人代步车营运问题;阜新市采取“一树、二帮、三建、四挂牌、五跟踪”等措施,建立16个社区残疾人就业窗口,聘请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员;铁岭市根据全市福利企业整体规划,加大集中安置力度,落实残疾人养老保险金交纳工作,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朝阳市通过了残联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核,落实了“两证一卡”收费管理制度;葫芦岛市开展就业援助、咨询和跟踪服务。全省安置城镇残疾人10374人,完成任务160 %,其中按比例安置1133 人,集中安置1663人,个体就业6244人,就业层次相应得到了提高。
各地拓宽思路,加大盲人按摩培训和安置工作力度,取得新进展。在100个社区设立100个盲人按摩点,创立盲人按摩示范窗口,开办盲人按摩院、所,开展盲人保健按摩师鉴定。省残联圆满承办了首届中国保健按摩技能邀请赛沈阳预赛区的比赛。在首届中国保健按摩技能邀请赛决赛中我省在团体及个人决赛项目上取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首位,并荣获“优秀组织奖”。落实《长江新里程计划》,全省共培训盲人63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5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方式实现了最终突破。省残联将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加大与地税、财政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取得突破性进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方式确定由地税、财政部门代扣、代征,理顺了保障金收缴渠道。
五、教育培训再上台阶
各级残联积极开展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入学活动。省残联协调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将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入学纳入省政府设立的扶困助学专项资金使用范畴和希望工程中,全省现已资助残疾儿童、残疾人大学生和残疾人子女3500余名,资助款项100余万元,其中鞍山市政府领导协调社会有关部门拿出10万元助学款。中高等院校残疾考生录取工作稳步推进,省残联与省教育厅、省招考办联合召开“辽宁省双十佳残疾大学生表彰会暨高校残疾生招生座谈会”,今年全省共有123名残疾考生升入普通高等院校和特殊教育大学或专科学校,入取率达100%。沈阳体院创办了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班,有19名著名残疾人运动员入学圆梦。省残疾人中专学校开拓教学工作,加强师资培训,强化教学管理,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了残疾人大专班,在校学生已达180多人,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被中国残联特殊教育研究会吸收为副会长单位和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会员单位。
各级残联以残疾人培训基地为中心,依托民政、劳动、教育等部门培训机构,采取优惠或减免培训费用等形式,广开渠道,加大力度,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创造条件。省残联和省劳动保障厅联合举办了省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207名各类残疾人选手参加了8类12个项目比赛,展示了残疾人能工巧匠的风采,省劳动保障厅为参赛选手颁发了职业资格证书,有力推动了就业和培训工作。朝阳北票市开展残疾人免费林果技术培训,组建“残疾人自强嫁接队”;抚顺市残疾人培训中心作为市级再就业培训基地,全年开设12期修理、服装与食品制作、计算机操作和盲人按摩培训班;本溪市残联和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了由130多名残疾人参加的职业技能竞赛;丹东东港、凤城市组织农村残疾人种养能手在当地巡回指导,现场培训。全省共培训残疾人26495人,完成任务的164 %。
六、无障碍设施日益畅通
今年是全省无障碍设施建设推进年的第一年,各地区依据《设计规范》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在项目设计与建设中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及服务功能逐步完善,通过新闻媒体、无障碍信息网等形式,普及无障碍知识,宣传《设计规范》标准,营造了社会重视无障碍环境的氛围。省残联协调省建设厅将无障碍设计要求纳入《辽宁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和《辽宁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评定标准》,召开无障碍工作协调会议,协调各市政府对沈阳大帅府、抚顺雷锋纪念馆、本溪水洞等省、市大型改建、扩建工程实施无障碍改建,推进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
各市残联协调建设部门将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区改造和新建项目中取得阶段性成果。沈阳、大连等市在主要公园、主要道路、景观路、休闲广场、部分社区及服务机构实施了无障碍建设,在盲人出入较多的公交干线安装盲人站牌;大连市聘请40名各类残疾人为无障碍义务监督员;锦州市残联与市电视台制作无障碍电视专题片。省残联与省通信公司免费为全省3万户残疾人家庭安装电话。目前,全省已建盲道260公里,140个大中型公共建筑改造、新建无障碍设施,部分市设置了盲文公交车站牌和公交车内盲道。
七、法制建设得到深化
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发展我省残疾人事业的系列行政规定,以省政府文件形式部署开展了10项爱心助残工程。各级残联加强了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围绕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运营等热点、难点问题,配合当地政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省残联依托省法律信息服务中心,成立了省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免费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沈阳、大连、鞍山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国残疾人维权评选表彰工作中被评为先进集体,营口市法律援助中心被确定为“全国残疾人维权示范岗”,有3名法律援助工作者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维权先进个人”,省残联被省司法厅评为“维权工作先进集体”。
残疾人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省及沈阳、大连、抚顺等市设立了领导接待日,重点帮助残疾人解决重大疑难案件。沈阳市解决了非民政企业盲残职工生活困难,举办200多名残疾人参加的法律知识讲座;鞍山市选用部分残疾人担任信访信息联络员,自上而下建立信访信息联络制度。全省全年共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近百件。
八、宣传工作营造氛围
各级残联把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作为残疾人事业的窗口和形象工程,坚持宣传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重点业务工作服务的原则,配合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了系列宣传,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省、市残联先后策划宣传了10项爱心助残工程启动、爱耳日捐助、慈善义演、爱心募捐、助残日、无白内障县、市、省活动启动、技能大赛、体育比赛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活动,发挥新促会作用,组织省、市几十家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制作专题节目,掀起宣传工作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省新闻媒体共刊发各种稿件500余篇(条),其中专版20次、专题节目6次。省残联组织由新华社辽宁分社、辽宁日报等6家媒体记者采访团,采访宣传10项爱心助残工程情况。完成了“两刊”征订任务。
九、文体工作再创佳绩
各级残联举行残疾人书画、棋类、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我省征集、选送的34幅残疾人优秀作品,在首届“新世纪杯”全国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获金、银奖各1个、铜奖3个、优秀奖8个,获奖数在全国位居首位,省残联获优秀组织奖。
各级残联与体育部门密切协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和省九运会的参赛工作,争取财政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和残疾人体育人才选拔培养力度,组织选手参加11项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沈阳聋人篮球队取得全国二连冠,大连盲人门球获全国十连冠,全年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国内比赛中共获奖牌83枚,其中金牌40枚、银牌19枚、铜牌24枚,并两次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赛事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省残疾人体训康复中心全力做好项目工程建设及运动员集训工作,大连市成立了开展智力残疾少年特奥体育项目的市融合运动指导中心,为发展特奥体育事业创造了条件。
十、扶残捐助取得新成效
省残联树立创新意识,打造活动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的新氛围。以省政府名义邀请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来我省及沈阳、大连、营口、盘锦举办14场“爱心托起我的梦”慈善义演。省残联精心组织策划,成立了“爱心托起我的梦”慈善义演组委会,邓朴方主席、闻世震书记亲任组委名誉主席。广泛动员各部门,对义演活动作了周密部署。省及四个义演市四大班子党政军主要领导100多人和社会各界近2万人观看了精彩义演。此次义演场面恢宏,反响热烈,演出规模之大、领导观演层次之高、出席人数之多,创我省残疾人工作之最。此次义演弘扬了人道主义精神,提高了社会公德意识,呼唤了世纪文明,彰显了慈善爱心。各级残联抓住义演有利时机,采取灵活多样的募捐措施,积极开展扶残捐助活动。省残联在驻辽部队、省委企业工委系统、经贸系统、金融和乡镇企业系统开展了募捐活动,在省(中)直单位开展了“百家做百事─扶残捐助献爱心”公益活动,利用宣传载体在北航、公安系统开展大型募捐。省及各市共募捐款物2100多万元,其中省及义演市募集资金为1800多万元。省残联扩大与美国慈善组织的联系,分别得到100万元人民币的脐血干细胞血样和7000美元爱心助学捐助款。本溪市在“一日捐”活动中,发动社会664个单位近20万人捐款159万元。
十一、残疾人工作队伍思想、业务建设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
省残联积极开展了新一轮思想解放学教、十六大精神和入世知识规则的学习贯彻活动,坚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学习辅导、交流与贯彻落实《条例》调研活动,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决策程序和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制定廉政建设制度并实行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重点对人事、财务、募捐资金等工作制定管理措施,施工项目按招、投标程序公开运行,接受监督。按照“四化”方针、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开展干部岗位交流,杜绝用人不正之风。今年对省残联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做了较大调整。儿康中心实行院长负责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中专学校选调了书记和优秀残疾人干部充实领导班子,完善了省体训中心和信息中心的组建工作,新调入人员实施考试,择优录用。
省残联机关及直属单位广大干部职工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勇于创新,知难而进,务求实效,勇于奉献,在深入基层推进各项业务、捐资助残、助残日、慈善义演、白内障复明工程等大型活动中,加班加点,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想大事、议大事和干大事,为残疾人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活动能力、办事协调能力、办事效率、文案和后勤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省领导和各界的好评。省残联组织干部职工为扶贫点捐款捐物、帮扶项目,被评为省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省儿康中心强化内部管理,调整分配制度,实行目标考核,完善医疗、财务、药品管理制度,药品采购公开招标,调动人员积极性,院风院貌明显改善。省残疾人中专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残疾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整体素质。省就业服务中心强化服务意识和就业机构的依法行政职能,组织大型就业和培训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作用。省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完善机构建设走出低谷。省残疾人信息中心较好地完成了信息交流和其它基础性工作。省残疾人体训中心筹建办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上,仅半年就使近15000m2的大楼拔地而起,争取减免、优惠近300万元,各项施工及采购项目实行招投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和工期,在省直重点项目建设中获得好评。
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在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感到,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争取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关键环节;建立社会化工作体制,树立新理念,打造新亮点,设计载体,搭建平台,是开创残疾人事业新局面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基层、扎实工作是强化职能、完善服务、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保证。在总结一年来全省残疾人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深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一是各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市与县(区)出现肠梗阻现象,涉及到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就业安置、康复服务、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缺乏落实手段,残疾人生产生活水平较低,部分残疾人思想情绪不稳定,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个别基层残联队伍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工作缺乏主动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不够,残疾人干部选拔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和足够的力度,残疾人工作者业务素质和为残疾人主动服务的意识尚需提高。三是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尚需增强,科学严谨的办事程序和管理方法尚需进一步规范,深入基层、分类指导、落实督办的力度以及培育重点典型尚需加强。
2003年我省残疾人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以务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借助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按照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以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为主线,以社会化方式为手段,以重大活动为载体,以亮点业务为品牌,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证,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抓住重点,攻破难点,确保全省残疾人工作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促进广大残疾人与全省人民一道共同迈向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