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政府
  • 无障碍声明
  • 无障碍浏览
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
  • 网站首页
  • 政务频道
  • 新闻频道
  • 业务频道
  • 服务频道
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
  • 网站首页
  • 政务频道
    • 领导简介
    • 领导活动
    • 领导讲话
    • 机构职能
    • 机构设置
    • 残疾人证办理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年报
    • 历史沿革
    • 事业发展
    • 大事记
    • 政策法规
      • 国家政策规定
        • 综合
        • 残疾人证
        • 生活保障
        • 医疗康复
        • 教育培训
        • 劳动就业
        • 交通出行
        • 托养服务
        • 法律服务
        • 组织建设
      • 本省政策规定
        • 综合
        • 残疾人证
        • 生活保障
        • 医疗康复
        • 教育培训
        • 劳动就业
        • 交通出行
        • 托养服务
        • 法律服务
        • 组织建设
    • 政策解读
    • 文献中心
    • 事业统计
    • 党建专栏
    • 预决算公开
  • 新闻频道
    • 残联要闻
    • 工作动态
    • 基层消息
    • 媒体关注
    • 爱心事迹
    • 自强风采
    • 创作园地
    • 交流探讨
    • 图片聚焦
    • 公告通知
    • 专题报道
      •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残疾人》《三月风》
      • 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攻坚先锋
      • 拥抱冬残奥 一起向未来
      • 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
      • 十一届残特奥会
      •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永远跟党走”全省残联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播
      • 走过十三五,踏上新征程
      • 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
      • 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展
      • “决胜小康 战疫有我”辽宁省残疾人原创作品朗诵会暨大连市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视频
      • “决战脱贫 同奔小康”全省残疾人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展
      • 残疾儿童网上康复训练免费指导课程
        • 视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视频
        • 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视频
        •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视频
        •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视频
        • 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视频
      • 抗击疫情微视频集锦
      • 战“疫”进行时
      • 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
      • 聚焦残运会
      • 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
      • 做好残疾预防 关爱生命健康
      • 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服务振兴献良策立足岗位做贡献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省政府民生实事专题报道
      • 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 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
      •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 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省残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
      • 第十八次“全国助残日”
      • 省、市领导谈残疾人事业
      • 辽宁省第七个残疾人就业促进日
      • 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
      • 第28次全国助残日
      • 党建+营商环境建设
      • “阅读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全省残联优秀征文作品展播
      • 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残障儿童康复救助
      • 宪法宣传周
      • 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
      • 全省残联“五个一”专项行动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优秀残疾人选手事迹介绍
      • 2023年国际残疾人日
      • 安全生产
      • 沿着雷锋的足迹
    • 首页幻灯片图片
  • 业务频道
    •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
      • 社会福利
      • 社会救助
    • 组联
      • 组织建设
      • 干部培训
      • 先进表彰
      • 残疾人证管理
      • 社区残疾人工作
      • 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 志愿助残
    • 康复
      • 康复机构
      • 残疾预防
      • 康复政策
      • 康复服务
      • 康复知识
    • 宣传文体
      • 公共文化场所
      • 文体活动
      • 艺海奇葩
      • 体坛英姿
      • 作品欣赏
      • 奖牌榜
      • 体育项目
    • 教育
      • 学前教育
      • 义务教育
      • 中高等教育
      • 政策法规
      • 特殊教育
    • 就业
      • 就业指导
      • 盲人按摩
      • 技能展示
    • 培训
      • 技能培训
      • 培训机构
    • 托养
      • 托养机构
      • 托养政策
    • 权益保障
      • 法律政策
      • 法律救助
      • 维权机构
      • 无障碍建设
      • 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 协会工作
      • 社会保障
      • 组联
      • 康复
      • 教育
      • 就业
      • 培训
      • 托养
      • 权益保障
      • 扶贫
      • 政府购买服务
      • 宣传文体
      • 协会工作
      • 基金会
    • 扶贫
      • 扶贫政策
      • 实用技术培训
      • 扶贫项目
    • 政府购买服务
  • 服务频道
    • 第二代残疾人证查询服务
    • 在线招聘
    • 在线捐赠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在线查询
    • 在线咨询
    • 热线电话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无障碍浏览
    • 法律政策
    • 法律救助
    • 维权机构
    • 无障碍建设
    • 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权益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频道 > 维权 > 权益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频道 > 维权 > 法律救助

    新华网:中国大力保障残疾人就业权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3日 编辑:残联管理员 来源: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程志良 王立武 赵超)一份月薪1600元的工作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对王华来说,这份工作不仅让他能够养家糊口,还带来了尊严。

      10年前,当时36岁的王华在一家采沙场工地上被履带轧断了右臂,从此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出事后,我担心再也不能上班挣钱,可是我不想靠别人养活,也不愿等着吃救济。”王华说。

      王华现在是黄山兴乐铜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包装工。这家公司雇佣了187名残疾人,占职工总数的67.8%。

      这些残疾人员工被分别安置在仓库、保安、生产线、挑拣、打包等岗位,公司还对他们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多数人均取得一技之长,胜任工作。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就业、改善生活状况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一名兴乐铜业的负责人说。

      兴乐铜业大量雇佣残疾人员工,只是中国各地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一个缩影。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日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2010年度中国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8.6%,比上年度的13.6%有较大下降。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张新龙说,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的促进就业政策促使不少企业乐于雇佣残疾人。

      黄山市残联介绍说,当地企业安排残疾人10人以上、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到25%以上后,税务部门按照企业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总额,不仅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据实扣除,同时还按3至6倍不等的标准退还增值税。

      中国政府还明确规定,企业应按员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每少安排一名残疾人,应按当地上一年度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标准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中国目前有各类残疾人8300万,预计未来五年,残疾人总数将突破1亿。

      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功说:“中国残疾人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34%,影响着全国20%的家庭和人口,如果不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让残疾人尽早步入小康,无疑将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中国政府将就业定位于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将残疾人就业作为保障残疾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内容。

      今年年初,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开展了以“就业援助进家入户,帮您解决就业困难”为主题的“全国就业援助月活动”,共组织走访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23.6万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达59.2万人,帮助贫困家庭、一户多残、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10万人。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介绍说,中央下发文件明确要求促进残疾人就业,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近期发布《北京市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暂行办法》。这一新政策实施后,全市每年将支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约1000万元,惠及残疾人达8000人次。

      河南省今年政府投入6000万,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培训残疾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0%以上,当年实现实名制培训6万人,实名制就业3万人。

      河南、辽宁等省加大落实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的要求,在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等单位率先安排残疾人就业。

      不过,程凯也指出,《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但实际中未安排或安排比例不足的用人单位仍占相当数量。一些企业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雇佣残疾人。

      “为了一个残疾人工作岗位,我们的工作人员常常需要磨破嘴、跑断腿。”黄山市残联理事长余爱宝说。他认为这是因为残疾人就业歧视没有根除,不少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工作能力还缺乏信任感。

      针对这种情况,程凯建议,制定更为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和提供更为优厚的奖励措施来促使用人单位在“安人”与“交金”之间做出理性选择。

      长期关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安徽省政府参事方利山研究员表示,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关心、爱护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新华网

    附件下载

    已跳转到底部内容区域
    辽宁残联二维码 辽宁残联二维码

    网站地图  |  帮助信息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辽ICP备16000996号-1(域名信息查询地址:beian.miit.gov.cn)

    版权所有: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 维护单位: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