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宣传年系列报道-为残疾人铺就致富路

——记王明芳助残事迹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6日 编辑:辽宁省残联管理员 来源:

图为王明芳

图为王明芳

  新宾满族自治县菇满香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明芳,是辽东地区响当当的农民企业家。近年来,她潜心研究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苇子峪镇杉松村及周边五六个村子创业致富的领路人。她坚持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点亮残疾人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之光。

  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镇杉松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耕地一亩半,祖祖辈辈以种玉米为生。2015年,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的王明芳回到家乡建立了香菇种植基地,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当年流转500多亩土地,建大棚、做菌棒,合作社吸纳农户入股,协会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分户经营。一路走来,王明芳遇到过挫折,也赔过钱,但她始终坚定信念,不断精进菌菇种植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种植经验。合作社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苇子峪镇杉松村、于家村两个基地和抚顺明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统一生产菌棒、统一技术指导、分户管理等经营方式,累计建起了307个暖棚、冷棚,年均生产菌棒能力300万棒,产值在1200至1500万元之间。产品除销往上海、深圳等国内城市外, 还出口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农户依靠在基地种植、打工、分红每年总收入300多万元,人均收入约2.5万元,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

  “量身定岗” 授人以渔促增收

  香菇种植基地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王明芳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时刻不忘回馈社会,如何帮助村里残疾人改善生活,成了王明芳心中的一件大事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王明芳看来,帮助残疾群体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收入,切实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果,让党和政府放心。

  王明芳积极发动村里残疾人到香菇种植基地打工,为不同残疾程度的残疾人及其家人“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夏天捡香菇,冬天育菌棒,王明芳手把手为残疾人做技术指导,先后带动了12名残疾人及30多户残疾人家庭就业。

  50岁的侯汉芹是一名聋哑人,过去一直靠种地为生,一年收入几千元。王明芳见侯汉琴为人乐观、干活麻利,安排她利用家里的农闲时间到香菇种植基地,主要负责划袋、捡菇等工作。转眼4年过去了,侯汉芹每年都能增收两万多元,家里的生活水平大有提升。

  韩凤军患有股骨头坏死,与他生活在一起的儿子因为照顾他走不出去,只能在家种地,偶尔找到合适的活,也会就近打点零工,收入并不稳定。从香菇基地建成以来,韩凤军的儿子就一直在香菇种植基地开叉车,王明芳觉得这孩子为人老实厚道,还经常额外在基地给他找点灵活干。如今,韩凤军的儿子一年最高能收入三万元,几年的功夫,家里的房子就粉饰一新,热水器、地热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鼓励创业 走出人生“逆袭”

  王明芳常说:“健全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残疾人通过努力,一样能做到。我希望尽我所能,激发残疾人朋友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明白只要敢想敢做,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她想让残疾人群体过上更好的生活,找到更多的价值感,她鼓励有条件的残疾人走上创业之路,开启更加精彩的人生。

  55岁的王云国,一条腿患有残疾,母亲双目失明,曾是当地的贫困户。种地干农活让这家人力不从心,但王云国的内心总有一股不认输的倔强。王明芳了解到王云国家的情况后,以每亩地1000元钱的价格,将王云国家里的6亩地流转到香菇种植基地,并鼓励他参与香菇种植,真正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2018年,王云国与妻子发展了3个香菇大棚,一年收入两万多元,依托香菇种植走上了“逆袭”之路。王云国的孩子还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60岁的许庆春虽然没有了大拇指,但一直是个要强的人,他跟王明芳学种了两年香菇,因为腰脱严重,弯腰捡菇困难,王明芳就帮助他改种木耳菌棒,联系产品销路,加上许庆春肯吃苦、下功夫,如今他每年发展菌棒达5万棒,最高年收入达10万元。许庆春还是一把烧锅炉的好手,王明芳安排许庆春在菌棒生产过程中负责烧锅炉工作,日收入200元,每年能干上3个多月,又增加了一份收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翟德凤的爱人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婆婆失明,还有一个孩子上学,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9年,王明芳帮助她发展了两个香菇大棚,翟德凤尝到了甜头,次年又发展了3个大棚。种植香菇,翟德凤每年只在暖季干四个月活,收入就有近3万元,她每天乐乐呵呵地忙碌,眼中有自豪,笑容中也透露着满足,穷困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这些残疾人农民的致富故事,是王明芳扶持带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一个个缩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香菇种植基地产品出口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基地一个订单也没有接到,王明芳愁得满嘴起泡、嗓子发炎。她不想因此挫伤种植户的信心,也不愿把压力传导给他们,她坚信食用菌市场必会迎来新的春天,竭尽全力为香菇种植基地找销路、跑订单。终于,在7月26日,香菇种植基地签下了今年的第一张出口订单。王明芳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新开始,她牢牢把握机遇,带领大家大干快上,为培育质量更好、附加值更高的食用菌不懈努力。

  搭建平台 提振信心再出发

  今年1月,“辽宁残联”快手账号、“抚顺日报社·拾味这里”抖音账号同步直播了王明芳的助残故事,王明芳走进直播间,向广大网友讲述着香菇种植基地中因为疾病、残疾而陷入贫困的家庭,是如何通过自食其力改变生活状况,让屏幕前许多正在迷茫的残疾人朋友找到了答案和方向。  

图为香菇种植直播培训现场

图为香菇种植直播培训现场  

 图为香菇种植直播培训现场

图为香菇种植直播培训现场

  王明芳认为,未来的农村会更加大不一样,她紧跟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步伐,持续探索研究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方向,努力让香菇基地和在香菇基地工作的农民跟上发展的脚步。她虚心拜访农业专家,聘请专人到香菇种植基地管理,如今,分拣车间、加工车间等长期在基地工作的农民,全部实现了从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大家像城里人一样上班,人均年收入不低于6万元。

  王明芳始终用明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食用菌市场,她认为,市场瞬息万变,干任何一行都需要不断学习。她不仅自己驰而不息地学政策、学管理、学技术,还乐于为残疾人搭建学习提升的平台。王明芳每年组织香菇种植基地的残疾人进行培训,各级残联组织也将香菇种植基地作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点集聚地。农村乡镇及家庭累计有400多人到过香菇种植基地学习。王明芳带领大家实地参观,讲授食用菌培育技术,围绕如何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规模、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品牌效应、抢占农产品市场份额等畅谈感受,鼓励大家发扬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残疾人开拓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切实提振了增收致富信心,许多人下定决心,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奔向幸福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千家万户的餐桌结构正发生着悄然变化。王明芳时刻关注着这种变化,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去年12月,在抚顺明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拓展新业务,新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厂房,新上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准备生产香菇颗粒、香菇丝和干萝卜条,出口韩国企业,用于做韩式香菇拌饭、辛辣面配料等。王明芳粗略地算了一笔账,香菇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达600吨,每吨的纯利润能达到40%以上;萝卜地每亩产量大约9000斤,10斤萝卜可加工成一斤萝卜干,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订单式种植,引导他们每年交替种植萝卜和土豆,每亩地的保底价就能有1800元。她初步打算在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两个乡镇的6个村中实施计划,在每个村带动20多户弱势群体,给残疾人及家庭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图为辽宁好人王明芳

  发展香菇事业这一路,王明芳扛起了太多的责任压力,也咽下了太多的辛酸委屈,可当她看到残疾人朋友脸上洋溢的笑容,看到村子及周边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后,她觉得,付出再多的艰辛,流下再多的汗水,都是一种值得,都是一种幸福。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认可,王明芳先后获得省“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省“巾帼建功标兵” 、抚顺市第十二届“百姓雷锋”等荣誉称号。未来的路也许还会有坎坷,但她不会惧怕,她将坚定信心,不忘初心,以昂扬的姿态努力为残疾人朋友铺就致富道路,帮助残疾人朋友实现共同富裕。

附件下载